本网讯(通讯员 杨丝红)2021年5月7日上午8时,在永利皇宫网页入口文学院民间文学课程教师田茂军老师、田泥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吉大总理楼的教室里上演了两出精彩纷呈的纸影戏,场面热闹非凡。益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纸影传承人朱龙及三位民间艺术家组成的表演班子走进吉大,为永利皇宫网页入口文学院18级中文班、中师1班及中师2班师生先后表演了《岳飞抗金救国》、《武松打虎》两出戏,传承人朱龙向师生讲述益阳纸影的来源发展,表演特点,制作工艺上独特的文化传统意蕴等,并与在座师生亲切热情地答疑互动。
![](/__local/1/0A/E8/89C3F4696D70DCAB3F730FCAF59_85C17A2F_52130E.jpg)
图为 活动现场1
7日上午8时,师生齐聚课堂,用于表演的舞台幕布以及乐器早已准备就绪,朱龙及另三位表演艺术家也换上了表演的专门服饰。朱龙作为益阳朱氏纸影第六代传人,也是湖南省最年轻的纸影传承人,幕布后的他用一双巧手配合富有韵味的唱腔让许多传奇故事再次创新生动呈现,让濒临失传的益阳纸影艺术再绽光芒。伴随着幕布后逐渐欢快激昂的乐器击打声,第一出戏《岳飞抗金救国》徐徐展开,湘剧的曲调从朱龙口中娓娓唱出,幕布上的纸影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配合的伴奏时而激昂时而舒缓,富有趣味性的同时,将岳飞之英勇果敢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师生们一阵欢呼鼓掌,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录像。演毕,全场掌声雷鸣。朱龙从幕后走到台前向师生简短介绍了纸影器具及特点,并邀请了两名学生亲身体验了一出岳飞骑马抗金骑马作战场景表演,欢乐不断。第二出戏《武松打虎》同样精彩纷呈。《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虎》作为经典故事,朱龙在此基础上改编了结局,老虎没被打死,而是送到了动物保护区,迎合了当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这折戏演毕,朱龙向师生展示纸影人物身体部位名称并再次表演了老虎抓掉武松英雄帽的细节,并邀请两名学生上台体验。
![](/__local/2/75/A5/A071496C3C547580A7D5E5CEC3E_E8FDBDD4_52D8D4.jpg)
图为 活动现场2
两折戏表演结束后,朱龙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纸影艺术。首先是纸影与皮影的区别,纸影相比于皮影只有一只眼睛,纸影有两只眼睛且身体各部分可拆卸,减少了繁杂的制作工艺,不用牛皮,而用纸制。再次,他介绍了纸影人物的特点及表演特点。如纸影人物头三层,代表日、月、星三光,身体主干五层,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脚九层,代表脚踏九州,其次纸影也具有宗教意味,3、5、9也是阳数,更吉利,九层厚度利于表演,不易折损。最后,他讲解了纸影制作的一些细节及所用的颜色用料并拿给学生观看,向观众展示自己创作的纸影作品局部及其含义,如二龙戏珠等,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__local/9/C2/1F/1624944C1ACA89688AA4A330351_1F47F190_6CCB80.jpg)
图为 活动现场3
随后,为朱龙及两位表演艺术家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临近活动结束,15岁就从父学习戏曲表演的蔡老师自拉自唱了一首曲目,朱龙唱了一出花鼓戏,并邀请了学生上台体验乐器伴奏。活动结束,老师们向表演的艺术家致谢。朱龙从民间艺术角度,不断创新,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古老传奇通过纸影艺术生动呈现。走进大学课堂,更让年轻人也能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产生油然而生的文化自信感,让古老的技艺不再尘封,而是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生。
![](/__local/A/5D/12/56A15CF25C9D9FBC2D4DADC5043_CE21A0AA_508534.jpg)
图为 活动现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