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是一年开学时,在短短的两天时间,有很多动作值得我们关注,招手、拥抱、挥手、最后是依靠。坐过一座又一座的隧道,踏上一段陌生的旅途,向前来迎接的学长学姐们招手,给新朋友一个拥抱,向不辞辛苦陪伴我们的亲人挥手道别,成为了文学院的一员,文学院成了我们大学伊始的依靠。
对过去say goodbye ,对未来say hi。看,舞台上又有新演员,好戏上演了:
笔者见到文学院2011级新生报到的第一人朱国勇时,他正在操场上给刚到校的新生讲解着住宿注意事项。19°的吉首,气温偏凉,这个穿着一件单薄格子衬衫的男生瘦瘦小小,却干练有劲。
来自中师一班的他很偶然地成为了今年文学院新生报到的第一人,当笔者问到他的感受时,他憨憨地笑道:“我是吉首泸溪县人,离吉首只有40多分钟的车程,我15号就过来了。”17、18号是公司新生报到的时间,17号早上6点多就报到完毕的他主动请缨当迎新志愿者。“我早来了一天,已经把学校摸熟透了,可以给新生提供一些服务。”
回忆起住校第一晚,寝室只有他一个人,没有电的寝室,蚊子纷飞,一晚上被蚊子咬醒了好几次。“我一点多睡,四点多就醒了。”清晨6点多就来到操场,给新生搬行李去寝室。“从早上8点多一直到下午1点多,搬了10多趟。6楼、7楼、8楼都去过好多次。”问到他累不累时,这个干练的男生笑着说,我们院女生居多,男丁稀少,能帮助别人就多帮助一点嘛,反正我们都是一家人。
匆匆回答完笔者问题后,这个闲不住的男孩立马就小跑过去继续为有困难和疑惑的新生服务了。这个参加过很多社会实践的男生身上有着一种难以忽视的成熟稳重气息。(曾雯)
张雷,是他的中文名字,而他真正的名字是贡戈旦增,在藏语中是“圣洁的雪山”。西藏,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雪山环绕,世界屋脊,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对自然有一种迷信般的畏惧和信仰。张雷的奶奶今年已经九十高龄了,每年仍然会如同西藏众多虔诚的佛教徒一样,在布达拉宫转上一圈。对于宗教,张雷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没有信仰的人是很可怕的,宗教的本义是指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奶奶的转经筒摇过了张雷的童年、少年、青年,装饰出一个不一样的精神世界,在他以后的人生轨迹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康德曾说过:“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所谓无知者无谓,或许也可以说成无畏者无知。信仰使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少了些浮躁,多了些沉淀。
白净的皮肤,厚厚的眼镜,张雷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文弱书生,而非来自世界屋脊的西藏汉子。但是在和张雷的交谈中,笔者真切感受到了藏族人的淳朴好客,豪爽真挚。更令人惊叹的是张雷曾经攀登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那次触碰世界顶端的登山经历令他毕生难忘。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西藏,张雷是个标准的西藏土著,一谈起西藏独特的文化,他便侃侃而谈。“只可惜西藏的交通不便,很多好东西传不出来”张雷有些惋惜。今年就读于新闻专业的他也曾经认真考虑过藏文化的传播。
大学的舞台很广阔,每个人都是表演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演好这场戏。张雷对于大学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小学的学习是喂养式的,中学的是圈养式的,而大学的生活恰恰是放养式的。大学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位置。”到笔者问到他心目中的最佳位置是什么的时候,他表现了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和稳重:“回到拉萨,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健康的身体,和家人朋友和和睦睦的生活。”
圣经上说,只有两种动物可以抵达金字塔的顶端,一种是蜗牛,一种是雄鹰。来自藏区的雄鹰,已经朝向远方翱翔。(朱华洋 谷悦)
“腾讯玩的是山寨。最开始模仿OICQ,后来才更名为QQ。”另一个声音说:“我不同意,360是流氓软件,这个公司最开始起家就是做病毒然后再做杀毒软件发财的,一个公司的品行决定了它之后的作为……”
这一场景发生在1栋宿舍209寝室,两个富有磁性的声音对去年QQ大战360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魏枫林,山东东营人, 就读于文学院新闻专业。从高中开始便开始展露新闻才华,参与创办的班报《时评》火爆整个年级,最终发展为级报。魏枫林热情的向笔者介绍自己的报纸,《时评》由两个部分组成,开头是时事热点啊,内容很广泛,从国际争端到社会问题,后面紧接着是同学们的各派观点。一份小小的刊物,承载的是魏枫林的新闻梦想,不同观点的冲击着他的内心,其中趣味无穷。成为一名独具慧眼的编辑是魏枫林的梦想,他说:“我希望成为一名能够发现胡适这样人才的编辑,现在太多的编辑尸位素餐,很多优秀的人才都被满没。”
崔晓睿,吉林松源人,读于文学院新闻专业。一口地道的东北话暴露了他的身份,幽默的他能够张口就给你来一个段子,北方的大气豪爽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来南方上学令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南北差异太大,来到吉首的几天,他逛遍了市区,尝遍了美食,也和周围的同学打成了一片。“原来南北的差距不是很大啊!”他有所迷惑的笑说。其实,他灿烂的笑容和幽默的话语早就是他一路顺畅的通行证了。对于新闻,他有着坚定的热爱,平时学习之余喜欢看时评类节目,最拿手的就是议论文。开朗活泼的他还热爱主持,渴望在大学中也能成为一名主持人。对于未来,晓睿说:“要经历过很多曲折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
这正是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在用理想照进现实,明天,未完待续。(谷悦 彭雨昕)
在新生报名处,这样一个男生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众多的行李包围中,他还背着一个吉他。他是来自中师一班新生,吕宁。他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气质,安静中透漏出一种沉稳。平时喜欢弹吉他、更甚者变个魔术,总能引得大家的喝彩声。
“我读书的动力来源于家庭。”他如是说。“我的父亲、母亲以及姐姐都是中学教师,他们对我的爱好、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家族的环境对他最终选择中师,并来到吉大起着重大引导作用,但根本的还是他对中文浓厚的兴趣,以及对老师这个职业的由衷热爱。
他喜欢安静的生活,躲在角落里读书永远是他的最爱。但是,常关注时事政治的他有着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也希望通过在吉大的好好学习考上公务员,在政界寻求更多的发展。
一直在学生会做事的他骨子里透漏出几分成熟。“暑假打工挣的每一分钱都渗透着血泪。”他郑重地说。读预科时,这个被老师夸赞为“谦虚的学生”的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实干、好学赢得了师生们的信任。对于这届同学们,他想说:“如果想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快乐充实的话,那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如果想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充实的基础上更成功的话,还要积极地参加各种实践,而难就难在怎样把握好时间、精力。”(朱华洋)
从安徽到湖南湘西,在中国地图上是一千多公里的距离,在轨道上市二十多小时的路程,在普通人的心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一半是一望无垠,一半是高山仰止,一半是徽风温婉,一半是神秘血性。
张梦影,丁园园,姚子微,这是三位来自安徽的姑娘,就读于文学院新闻专业,有着安徽姑娘特有的风情,却又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特征。丁园园灿烂的笑容下面是掩不住的男孩子气,“洒脱豪放、不拘小节”是她对自己的评价,和有着长睫毛清水眸子,恬静可爱的姚子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坐在一边的张梦影俨然是一个双重性格的女孩,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在英文中,大一新生叫作freshman,意味“新鲜人”。
刚刚从中学踏入高等学府的她们对大学中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提起未来,姑娘们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张梦影喜欢看书,也喜欢健美操,她想做的是用四年的时间寻找梦想,像风一样的自由去追寻自己的方向。丁园园天生有一种新闻人的气场,她爱《南方周末》,爱《看天下》,梦想着做一名正直勇敢的记者。即便困难巨大,但对于喜欢的事情,她无法割舍,就如同她曾经为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所疯狂。当然,并不是所有人的目光都是坚定不移的,姚子微有着小小的困惑,这是个热爱动漫的女孩,对新闻似乎并不那么感冒。
张梦影的眼睛红肿的厉害,毕竟十九岁第一次出门远行,连续两天两夜的火车,硬座,让她有些吃不消。但她高兴的告诉笔者,湘西这片土地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一个叫做清凉村的小庄,那里有鸟语花香,有斜影树高,有永远亲切的人儿。安徽到湘西的距离有多远?也许并不遥远。(谷悦)
瘦弱娇小的身躯上挂着一个胀鼓鼓的布书包,微微驼背,走路时身体前倾,步履缓慢蹒跚,脸上却时时带着不经意的微笑。这个行动不便的女孩在拥挤的新生人潮里格外引人注目,像一朵雏菊静静开放。
她就是文学院中文师范班的新生义转娥。这个来自永州的瑶族女孩有着身体的残疾,却从永州独自一人踏上去张家界的火车,再和妹妹从张家界坐火车来到吉首。连续14个小时的长途奔波,舟车劳顿后的疲惫在她脸上显而易见。作为预科生的义转娥谈到自己行动不便时,很坦然,娴静笑容背后是她开朗的声音:“虽然我上下楼梯不太方便,但我生活可以自理,和其他人是一样的。”
7、8个月大的时候发烧、拉肚子,到县里的医院看病时打错了针,伤到了神经,落下了残疾。但义转娥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她相信折翼天使只要努力,同样可以飞翔。这次拒绝让父母接送,独自一人来吉首,就是希望能减少家里的负担,少让父母操心。
这个读高中时很自卑、不敢上讲台说话的小女孩,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现在不仅能上台演讲、讲课还能独自去应聘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的态度,深深地打动着笔者。挥手道别,由妹妹搀着奔波在各个报到、注册入口,看着她坚定的背影,笔者给她最好的祝福。(曾雯)
过去的终将过去,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是怎样的状态,现在,请选择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