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们一起毕业
组稿:曾雯
编者按:栀子花开的季节里,离别的钟声悄悄敲响。在这声声离歌中,无数毕业学子穿梭在昔日熟悉的校园小道上,点缀成了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淅淅沥沥的六月,斜斜雨丝敲打着脸颊,我们微笑着留影、我们沉默地用力抱着、我们跳跃着把学士帽抛向高空,把欢声笑语都留给今天。回首观望,四年大学的生活已从指尖溜走,也许我们都只是江湖上偶尔抹过的一刀,人生若只如初见,今年夏天,我们能一起毕业,真好。
毕业季的故事1:怀恋我的那一帮子战友和兄弟
“马上就要离开学校了,有点舍不得我的那一帮子战友和兄弟,”张洋说道,看似轻松的话语里饱含着这个干练小伙对朋友的无限深情。
“大学里最值得怀恋的就是那一段和朋友们一起度过的军训教官生活,”张洋对笔者说。张洋大二时做过一届教官,大三大四连任两届连长。每年新生入校接受军训,都不会忘记这个经常出现在集训队伍里的瘦瘦小小却无比挺拔的身影,那一声洪亮而略带沙哑的集合口令声更是深深留在大家的脑海里。
大一因为兴趣参加院里的教官选拔,张洋很幸运地被选上了,暑假和一同被选上的同学在院里的集训生活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当时我们一起参加院训、校训、外训,很苦很累,但一路走来,大家都相互帮助和扶持,很快乐。当时在外面的学校接受训练时,大家都没有分在一所学校,我们就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聚到一起,一堆人谈天说地,很自由很享受,”张洋无限感慨道。
在跟张洋简短地交流中,采访被前来要求和张洋一起合影的同学数次打断,这个阳光的男生一边微笑着满足大家的要求,一边连连对笔者说着不好意思。看到08、09的学弟学妹们热情地凑到张洋身边要求合影,突然觉得这个男生不只是军训训练场上严肃而沉稳的教官,同样也是一个有着超高人气的微笑王子。(曾雯)
毕业季的故事2:勇于尝试,我的舞台我做主
这个精灵般的女生拿着相机和朋友们穿梭在会场里相互拍照,一边扮鬼脸、一边笑得没心没肺。笔者站在一旁静静看着林倩,数分钟后她才意犹未尽地一路小跑过来接受采访。笔者看着她略带委屈的小嘴嘟着说:“你要知道什么呢,”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扑闪扑闪,一股温暖而喜悦的感情涌过笔者心底。
林倩,省级优秀毕业生,一个戴着无数光环的女生。曾经多次担当院里、校里甚至州里活动的主持人。这个落落大方、自信优雅的女生说道:“不要放过任何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无论是在社团还是院里、校里和州里。多给自己争取上台的机会,次数多了,你就不害怕了,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的口才和胆量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林倩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当主持,五年级就已经是当地电视台的小记者了。回忆过去的主持生涯,这个爽朗的女生略带羞涩地说道:“在小学四年级时和另一同学上台献词,当时两人没有商量好该怎么上场和退场,以至于下场时两人撞在了一起,当时觉得特别尴尬。”林倩说这次“出糗”给了她很大触动: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当笔者说道该如何缓解上台发言的紧张时,林倩调皮地开玩笑;“我有一招,如果你近视的话,上台就不要戴眼镜。这样你看不清楚台下人的表情,你就不会紧张了。”我的舞台我做主,热爱丢脸,敢于尝试,林倩在她的青春岁月里尽情地绽放着。(曾雯)
毕业季的故事3:属于老男孩的春暖花开
“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雁,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那时陪伴我的人啊你们如今在何方?”昨夜的月色是美丽而伤感的,伴随着毕业的脚步,有这样一群兄弟,相拥着用最真实的歌声,让青春回荡在风中……
他叫龙浩,有许多身份,当过班长、劳卫部长、学生会副主席、学校虎雏剧社的原副社长……他可以说是文学院的魅力学子,也是我省的优秀毕业生。但当笔者坐在他面前采访,听他娓娓道来那些曾经的青春岁月时,发现在这一刻,摘掉所有光环,眼眸含笑追忆的他,和其他人一样,更是一个走过大学四年,轰轰烈烈笑过、哭过,怀揣青春梦想的毕业学子,一个期待未来春暖花开的“老男孩”。
回忆昨晚和兄弟们的喝酒唱歌,这个先前还为离别“有一点伤感和不舍”的大男孩,眉眼里流露出来的都是浓浓的情意与慨叹。龙浩笑道:“大家都说平时喝二两,今天喝一斤,平时喝一斤,今天舍命。”
班上十几个男生都来了,大家弹着吉他唱“老男孩”,喝醉了都抱在一起哭。翻看以前的照片,龙浩很有物是人非的感觉,他笑着表示自己大一时好青涩,但那时却是一段最青春最美好的岁月。
他说当时他们住在老校,学校前面有一排小超市,里面的老板和他们都是好朋友。他们一群男生经常去那里看球赛,天冷的时候还会进去烤火聊天,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很难忘的时光。后来再回老校时,小超市都被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停车场。说到这里,龙浩笑了,有些无奈和遗憾,“再也找不到当时的痕迹了,心都有点空空的。”
正如歌词里唱的那样,许多人,许多事,许多时光都已改变。但这并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海阔天空的新起点。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龙浩心中满是感恩与感动,今天对他来说是非常神圣的一天,他非常感谢曾经帮助、鼓励过他的人。“从李董事长手中接过证书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一个长大的孩子,在父亲手中放飞一样!”
对于未来的无限可能,龙浩的眼中满是自信与希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带着展翅翱翔的意气风发,他们这群“老男孩”一定能够越飞越高,直到到达自己梦想的彼岸,看那一场春暖花开。(彭梦)
毕业季的故事4:东北女孩的美丽与勇敢
高挑的身材,姣好的面容,担任过礼仪队队长的她,在今天的典礼上笑得格外灿烂。贾楠,这个勇敢率真的东北女孩,在领学位证书时,轻轻的一个拥抱,饱含感谢与敬意——她成了全场第一个拥抱董事长的学生。
谈到校礼仪队时,贾楠会心一笑,曾经是礼仪队队长的她和大家关系都处得非常好,退了之后还是经常和礼仪队的姐妹有来往。“刚刚我们还在一起合影呢,感觉特别温馨。”贾楠回忆着笑道:“做礼仪其实特别辛苦,本质上是要为大家服务,所谓的美丽应当是从内在散发出来的。”
和许多东北人一样,贾楠也是一个“特别勇敢,敢爱敢恨”的女孩。记得在还未加入礼仪队时,她受过一次打击,最后却通过自己的勇敢证明了自己。那是公司50周年校庆时,学校公开招礼仪小姐兼志愿者,贾楠各方面条件均达到了要求,却因为“当时水土不服,皮肤不是很好”而落选。失败后的贾楠并没有放弃,在当时担任礼仪队长的学姐帮助下,成为了50名志愿者之外的替补,和大家一样刻苦地训练。
做事很认真的她没有想到,一个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礼仪小姐的选拔增至5个老师开始重选。带着自信与勇敢,蒋楠以出色的表现征服了所有老师。不仅被重新选进了礼仪队,还“名列前茅”,从50名之外的替补一下跃至了前十!这份成功不但是对她端庄美丽的肯定,更是对她自信勇敢的肯定!
“我和她是在大一11月11号的‘光棍节’时在一起的,一直走到今天。她一个东北女孩,愿意为了我留在湘西,这份情感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也不敢忘,我们会一直走下去的!”贾楠的男朋友龙浩微笑着说道,言语间流露的幸福让人羡慕。
不管是对待事业还是爱情,生活中的贾楠都是一如既往的勇敢,这份东北女孩的潇洒大气让人由衷地佩服与喜欢。笔者临走时真诚地送出了自己的祝福,愿这个美丽的女孩能够幸福快乐地走下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用一颗勇敢自信的心,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碧海青天!(彭梦)
毕业季的故事5:回首往事,我们不再是孩子
当笔者向罗欣走近的刹那,她还沉浸在与“兄弟姐妹”的攀谈中,雄浑的校歌悠悠回荡在会场里。“毕业了,大家就要各奔东西,挺舍不得的,”这个瘦弱娇小的女生轻轻说道。先前的嬉笑一扫而光,只有眼睛里含着泪花。大家都不愿提及别离,但当别离真正到来的时候,也只能用眼泪去表达,用心去感受。
罗欣自称是一个传统的女生,很多时间都宅在宿舍里,但也因此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学习。从她的言谈举止中笔者能明显感受到她那份淡然、恬静的自信气质。“永远忘不了大三,忘不了宿舍里亲人般的身影,忘不了考研时收到的太多的鼓励,更忘不了李龙泉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她清楚的记得,在考取研究生时,李老师语重心长而又质朴无华的话语,“研究生要好好读”。这是肯定,更是一种期许。真是一朝师生情,终生缅于怀。“吉大虽然处在偏僻的湘西,但它的文化氛围很浓厚,当初我就是冲着这点走进了吉大。如今,四年过去了,自己也真正长大了,”回望大学生活时她这样说道。
对未来充满希望是她一贯的作风。对于学弟学妹,罗欣说:“要好好珍惜大学生活,真正学到些东西,不要在最该拼搏的时候把时光浪费掉,因为我们都不再是孩子。”(朱华洋)
毕业季的故事6:雕刻大学里的每一段时光
“我觉得大学四年,每一阶段都有自己最想做和最应该做的事情,它们都是值得珍惜和怀恋的,”赵夏蓉,这个看起来文静柔弱的女生一脸淡定地说道。毕业在即,身穿学士服的她默默站在一角,眼神穿过人群,视线在前方聚焦,像一朵美丽的雏菊安静地盛开着。
目前在《南方日报》实习的赵夏蓉是班里同学公认的才女,公司优秀毕业生陈桂峰说道,赵夏蓉写得一手好字,文章也写得很不错,可以称得上是妙手了。过往岁月有快乐也有悲伤、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无一例外都是一种成长经历。赵夏蓉说:“在大二时担任西湘风文学社社长,当时举办第六届‘走进湘西,走近沈从文’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时,我们从上午10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一口饭都没吃。还请来了湘西州作协的评委,当时觉得这是一次对自己组织能力的小小挑战,心里很满足。”
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大三时赵夏蓉就进入公司宣传部给老师当助手,提起自己的一次采访经历,这个女生有点遗憾地说道:“当时被派去采访一个老师获奖的消息,事先没有做准备,后来受到老师批评了。”
无论是在校报实习还是在平常的生活中,这个女生都试图用心去感受每一段时光,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生活。(曾雯)
毕业季的故事7:有成功,有失败,但绝不后悔
对于已在《湖南日报》实习的石凌玮来说,大学生活值得回味的太多太多……
石凌玮,军训优秀教官、学生会办公室主任、优秀毕业生。当过两届教官的她,散发着内在的军人气质,一身学士服穿在身上显得她神采奕奕。而在学生会工作的两年,更是让她受益匪浅。
在当学生会办公室主任期间,有一次为了整理学生资料,石凌玮忙到了凌晨三点多,但她没有任何怨言,反而说:“不同的经历让我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对我更好地具备一个社会型人才应有的能力和素质也是一个提高。”
“唯一遗憾的是专业知识学的不够扎实,”她感慨到。大学的学习,关键靠自己,有时候在时间、精力上把握不当,就会有失有得。一提起大一,她就不免流露出一丝伤感。而当谈到毕业后的打算时,这个直率的女生看起来并不那么悲观,她淡然道:“就像罗惠缙老师说的那样,大学的修炼毕竟不是应对一切的资本。不管是在校还是进入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学习、都要懂得学习、学会学习。这是吉大教给我的。”
过去已经成为历史,未来等着她去开拓。对于石凌玮来说,过往的岁月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不服输的她不后悔任何一种生活的方式。诚如把握当下才是最重要的,自信明媚的笑容始终洋溢在她脸上。(朱华洋)
毕业季的故事8:传承吉大精神,踏实走好人生每一步
六月的学校,或多或少总有些伤感。时间如流水飞逝,转眼,又是离别。
远远地,笔者看到了07级新闻一班的陈桂峰,这个学通社社员公认的大哥。人群中,他神采风扬,谈笑风生。走近他,笔者发现,统一的黑色学士礼服下面是一套笔挺整齐的银灰色西装,这是他参加选调生面试时所穿的正装。对于毕业典礼,“这是一个我向往了无数次的无比正式、神圣的场合,李民董事长亲自为大家颁发学士学位证书,那一刻,我激动地拥抱了他,”这个憨憨的男生有点羞涩地说道。
回想起四年前,带着对新闻的好奇,陈桂峰跨进了公司的新闻系。不曾想,四年中,他在新闻的舞台上慢慢崭露头角。大一时当班长,大二任学通社社长,大三为考选调生做准备,大四实习工作,他走好了大学征程关键的每一步。
“公司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民族高校,‘吃得苦、霸得蛮,上的去、下的来’,这是吉大人的精神,我们应当秉承。”他说,“回首过往,应当更懂得感恩,我们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和同窗的帮助。”
未来的一切充满无限可能,陈桂峰坚守着自己的信仰,踏实努力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希望就在前方。(李音)
结束语:我们将青春里最美好的华年献给吉大,也许若干年后你会怀恋那个睡在你上铺的兄弟,分给你烟抽的兄弟,想念那个猜不出问题的同桌的你,默念青春里那些散落天涯的花儿......也许若干年后你有了娇妻,带了孩子,重回吉大时,你还会记起图书馆那个特定的位子,风雨湖畔那条你走了无数次的林荫道,第二食堂里那浓郁的饭菜香,田径场上那些飞扬的身影。记起今年夏天,我们曾一起毕业......
编辑:学通社责编:江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