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1188/http:/image/UploadFile/201153014718407.jpg)
爱生活,爱歌唱。
爱五月天,就算失望也不会绝望。
爱年少的疯狂,不爱盲目的冲动。
爱享受当下,爱珍惜眼前人。
我不是全才,只愿通过努力做个人才。
我是张赐福,大家叫我阿福。
张赐福:追求目标无反顾 得失荣辱平常心
文/梁蓓李音
每年,各省、市、区党委组织部从各高校中挑选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生到乡镇基层工作,并将他们作为党政机关的后备干部培养。在选拔过程中,毕业生必须符合一些近乎苛刻的条件,并通过严格的审查和考试,最终被录取的这部分学生就称为选调生。公司07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张赐福就是这千军万马过独桥的胜利者之一。流年似水,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乐观从容的张赐福也将走出校门,在湘西这片热土开始他新的征程。
态度决定高度
约见张赐福的工作很顺利,他很爽快地答应了记者的邀约,并不辞辛苦地奔波到大田湾校区来。简单利落的衣着,爽朗开怀的笑声首先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访谈也就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展开了。
谈话间,张赐福不止一次向笔者提到他高考失利,复读三年的事情。或许是比别人多出三年的高考经历,大学对于张赐福而言并未承载多少鸿鹄之志,“我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普通人,我崇尚庄子的清净无为,我要做的就是见贤思齐吧。”在张赐福的人生字典里,实事求是一词意蕴深刻。
正是这种谦卑勤恳的品性,男生们让他做一室之长。对于每一件事,张赐福都会认认真真地去做,精益求精,对自己寝室的卫生亦是如此,在他的动员和团结之下,他们寝室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寝室”,并连续三个月被评为“院优秀寝室”,以致最后,成为07级传奇中的院检免检寝室。
张赐福的传奇可不仅仅只是如此。大二时,张赐福被推选为班长,“态度决定高度吧,”他回忆说,“那应该感谢全班同学对我的信任和认可。”事实证明,张赐福并没有辜负同学们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在任期间,班上同学曾因为教材费统计的问题产生一些纠纷,时值期末备考阶段,许多人对此表示无奈,而他却顶着炎炎夏日、烈烈酷暑在新老校区来回奔走,一遍又一遍地计算和调节,最终和平完满地解决了这起“退书费事件”,战胜了班内分裂的危机。而在那短短两个星期内,张赐福操劳过度引发上火,牙床肿痛发炎,每天都只能喝八宝粥,体重锐减12斤。
选择远方
大三的时候,多数人都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迷茫。是考研,走学术之路?还是选调,走行政之路?抑或,就业,走从商之路?一切都是未知数,因为未来,还未来。那时的张赐福也在这人生的三角路口徘徊不定。
受小学老师的影响,张赐福一直有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所以在进入大学时选择了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通过对专业学习的宏观把握和数月在吉首市一中做实习老师的经历,尤其是在对社会发展趋势一些思索过后,张赐福隐约感觉到老师并不是自己最想做、真正适合的职业。后来,刚入大三的张赐福参加了一场优秀毕业生的经验交流会,深受启发。由此,他做了一个走向另一条人生道路的重要决定——考选调生。
张赐福觉得考选调生是对自己的一个较为正确科学的定位,既能承担起作为一个男人肩负的重担,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又不至于脱离实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自己的作风一直是想做了就马上行动,不让犹豫成为自己前进的阻力。张赐福从给自己定下目标起,就开始用心为选调考试做准备,瞄准这个方向全速前进。
警队风云
熟识张赐福的人都知道他在交警队的风云事。2010年9月,正值吉首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招聘办公室助理,张赐福知道这又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在院辅导员李楠老师的介绍之下,张赐福立即拨通了联系人的电话。当时,“觊觎”这一职务的不仅仅只有他一人,张赐福现场写作,细腻简练的文笔,立马征服了单位领导,成功应聘办公室助理一职。
在张赐福上任之前,吉首市各交警中队一直苦于所做的实事得不到有效的宣传,致使民众与交警之间的隔阂无法消除,领导也对此有一定误解。于是,张赐福立足实际,多次深入现场,就拿矮寨公路吉首市第三中队来说吧。矮寨公路堪称公路上的一大奇观,13°锐角急转,400米垂直高度,又是交通要道,车流量相当大,由此也增加了交警执勤的难度和辛苦程度。张赐福抓住这一视点,一次又一次亲历险峻的山路,用相机和笔杆记录矮寨交警兢兢业业的每一个瞬间,他的那篇通讯《矮寨的那些花儿》感动了每一个读者,争相被各个网站转载。
终于,张赐福和队友们日积月累的努力有了成果,交警队一直以来存在的宣传工作后劲不足的尴尬局面得以扭转。目前,吉首市交警大队在自治州交警支队网的信息排名上名列第三,是以往从未取得的好成绩。临近毕业,在交警队工作了一年的张赐福就要离开,警队的同事纷纷表示不舍。
“我觉得这应该是双赢的吧!警队里人情味很足,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也实实在在锻炼了我自己,这工作经历也在我应试湘西地区的选调生发挥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而且,我所报道的都是他们真真切切做过的事情,并无浮夸。”这就是张赐福,一个谦卑内敛,拥有无穷爆发力的人;一个静水流深,将要附注身心去服务基层的人。
在问及他最喜欢的词语时,张赐福若有所思地说:“应该是‘活在当下’吧!正在面对的才是最重要的,人不应该老是烧着回忆取暖。”一路走来,欢声笑语、泪花汗水都已成为过往,成绩再丰满也填不满现实的骨感,社会不像校园这个温暖的象牙塔,会有更多的风雨等待他去历练。活在当下,多好!灿如朝花、璀如星烁的未来等待着他去开垦!
编辑:学通社 责编:江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