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向善、完美
邂逅新闻、拥抱梦想
——文学院学生通讯社第七届理事团总结
学通社 曹楠 2010年9月
一直不敢写这份总结,就像害怕去梳理自己的过往一样,直到开会前四个小时,才开始回忆。当我提笔,似有千言,脑中却是空白,感觉自己的喉咙深入哽咽着一颗血红色的菩提一样,我想……
估摸09年的这个时侯,我“大言不惭”地说,我们有信心将学通社的担子接下来!是的,我们有信心,也把一年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然而,当我回想起这一年的所有细节,却又充满了愧疚。但是我们的理事团很团结、很能干,我们一起在08年的夏天邂逅新闻,一起在09年的秋天拥抱梦想,感谢你们。
在这里起航
在学通社成长,在学通社起航。
从我们走进学通社,我知道我的大学将与你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里,有朋友真好,一起远航的朋友更珍贵。
09年10月初,第七届理事团招新,共录取包括中师、广告等专业在内的13名新社员,从出题到面试,那个时候我们心里都似乎感觉到,这次没有人再带着你了,这次玩真的了。我们好兴奋,以至于,可能我们误杀了很多优秀的报名者,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深信。
09年10月29日,第二十九届校运会,文学院学通社参与报道人员最多,并且我们还接下了校运会简报的任务。那几天,我们很辛苦,我们的社员,一面要完成院里的任务,一面还要向简报投稿。三天,共发稿院网站16篇,简报不计。
09年11月8日,记者节!我很愧疚,没有能将我们院学通社的风采在晚会上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不过,感谢PHT,感谢YY。
09年11月22日,第三届湖南省本科院校教职工“人文杯”篮球赛暨专业团队建设论坛由公司承办,共发新闻稿2篇,花絮组稿2篇!
09年12月6日,公司承办的湖南省第四届剪纸艺术展在总理楼开幕,似乎是那一次,社员们真正意义上接触通讯体裁,共发新闻稿1篇,花絮组稿一篇,人物通讯4篇,其中2篇被校报刊登转载。
10年5月,学通社十周年系列活动如期展开,,“吉大青年大讲坛”之“十年新闻路,十年寻梦人”系列讲座、“十年”文学、新闻、摄影征集活动等。一路上,都有你们的身影。
10年5月27日,优秀毕业生专访,共发通讯稿10篇;选调生专访,共发通讯稿6篇,受到院领导表扬。10年6月16日,毕业典礼采访报道,共发花絮组稿4篇。6月30日的DV大赛,我们的院网站上首现评论体裁。
所例举的,只是这一年来重要的采访活动,总的来说,在第七届理事团任期内,院网站共发新闻稿件约220篇。
在这里,我们真的起航了,当我们现在回头看时,其实我们已离开海岸线很远了,邂逅新闻,我们很幸运,那些刚入学时的惆怅,早已在我们的每次采访、每次写稿中随风飘散。
我们一起扬帆
如今的我们,很深刻的体会出了第六届理事团当时的感受,要走了,满是舍不得,但是船在走,只有这样,文学院学通社才能永远的传承下去。
自己不是精英,但对学通社的精英理念深信不疑,也永远将它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也希望它也是我们每个社员的。
在此,我代表第七届理事团向第八届理事团提几点小小的建议:
有一股矢志不渝的精神。无论我们在采访、在写稿、在学习、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持之以恒、都要矢志不渝。当你用尽所有的力气爬到山顶,可能已经精疲力尽,很想放弃。就在那一刻、那一点,当你坚持下去后、所有的无奈都已变成了习惯,所有的风雨都将换来山那一面最美的风景。
有一种集体利益的意识。用一句夸张的话说,生是学通社的人,死是学通社的鬼。当我们为一个想法争吵、当我们为一篇稿子勃然大怒,所有的事情都只是家庭矛盾,但是你在学校、在其他地方,你的那句“您好!我是文学院学通社记者!”却不仅仅代表着你自己。你肩上扛的是文学院学通社7届人的心血。正如罗斯柴尔德财团的家训一样,如果你们团结一致,你们将所向披靡,如果你们分裂,所有的繁华都将消散。
有一种敏锐思考的能力。其实,并不是敏锐的去思考,而是敏锐的去观察、积极的去思考!在这里,还想告诉大家,今日事今日毕,是很好的一个习惯,并不是说这是一个道理才好,例如,一件事三天内做完,如果你非要到第三天再做,当然可以,但是你这三天可能只做了这一件事,而你第一天就认真的做完后,你会发现也许三天你做完了一周的事。更多的时候,希望大家保持在思考的状态,虽然说这话我底气都不足,所以才说出来和大家共勉。
我们一起扬帆吧!在这样的日子里,一起多好!
学生编辑:徐佳 责任编辑:江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