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丹桂飘香的九月,我们背着行囊,满怀欣喜地走进了吉大校园。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之间,四年的时光悄无声息地溜走了。而今,迎着淡淡的栀子花香,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回首过往,有太多的回忆贮藏于胸,有太多的感动难以忘怀,无论大田湾还是砂子坳都留下了我们的成长的足迹和青春的剪影。
栀子花开的毕业时节,总会有太多的不舍,而眼前的这位帅小伙最不舍的却是这群共经风雨,一同奋斗的孩子们。林展翅,2010届优秀毕业生,曾担任院、校学通社的社长。新闻路上,他习惯了扮演一个“家长”的身份,他说:“我喜欢叫大家‘孩子们’,他们给过我很多帮助和太多感动,不管是院学通社还是校学通社,我们都是这里的孩子。”
作为“家长”,对孩子总有太多的期待,太深的爱。他说:“希望奔走在吉大校园里的每一位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兴趣所在,明确目标,为梦想而奋斗。”人的一生总是要疯狂地做一些事的,正如他的一路新闻,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曾响亮着他们的那句口头禅----“您好,我是学通社记者。”疯狂背后,心是充实的,自身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风轻云淡,他将用他“一路新闻”的精神认真走好他的一路人生,而这些孩子们定会在这位“家长”的期待和爱护下快乐成长。(丁兰琼)
时光的脚步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很多,盛夏总是给我们太多的感动与激情,阳光暖暖的亲吻着我们的肌肤,在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里来告别一场绚烂,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奋斗的日子,永远不会忘记那年我们的约定,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一起努力、一起拼搏的兄弟与朋友,永远不会忘记这里的蓝天与梦想。”田方激动的说着,从容的眼神中透着兴奋与些许的紧张,他说这个夏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在他泪水与汗水交错的一刹那,我看到了这个阳光男孩身上青春的气息。为梦想而执着的奋斗着,积极地追寻每一个起跑的机会,执着地追求着人生的真实与完美,在这个盛夏的季节里,田方微微的笑着,他说“离别固然是一种伤,但也是一种美。”离开四年熟悉的大学生活环境,离开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离开母校的味道与气息固然是伤感的,但是人生总是需要去追寻新的驿站,停靠与开始新的美丽征程。(黄琼吴杜娟)
身穿黑色毕业礼服,头戴学士学位帽,加上瓜子脸上恰到好处的淡妆,李娟更显神采飞扬,06级新闻学专业的李娟坐在众人中间,带着淡淡的微笑,聆听毕业典礼中每一位老师送给她们的祝福和期望。
四个如花的青春年华在一瞬之间划过,转眼便到了毕业之时,站在大学的尾巴上,李娟回望她的大学生活时,她坚定地摇头说不后悔。这四年里,李娟不但认真学好新闻学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还在图书馆里饱读古今中外名著,她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只是说到毕业,说到别离,她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不舍。大学四年里,那些曾经一起笑过哭过的同学,那些朝夕相处,彼此打闹嬉戏过的同窗好友,在即将别离之际都显得是那么的不可挑剔,毫无瑕疵。和其他的毕业生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恐慌不同,李娟只是淡淡地一笑道“未来并不可怕。”,我也相信,有了大学四年里打下的坚实基础,李娟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明天。(蒋玉君)
礼堂里坐着一位安静的女生,相比周围的同学,她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此时的她正在聚精会神地听着台上老师的讲话。这个文静的女孩不是别人正是06级中文一班的汪雅婷。人如其名,优雅、美丽。刚刚上台接受了学位证书的她,心情很复杂,既紧张又感动。紧张的是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在不久之前,从自己的恩师手上接过了毕业证书,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之所以感动,是因为大学四年走来,一路风雨,最终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她为自己而感动,为和自己一样努力奋斗了四年的同学而感动。
回想起四年前,她带着爱走进了永利皇宫网页入口。那时的永利皇宫网页入口在她眼中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吉大独特的精神文化魅力吸引着她,使其放弃了去省城读大学的好机会,毅然选择了吉大。在这四年里,她学会了很多,也成长了不少。“做事做人做学问”是她在大学四年里最大的收获。时光飞逝,今天的她即将走出校园,当再次被问及对吉大的映像时,她用了一个“家”字。在她看来,吉大已不仅仅是最初那个学习盛地,它更像一个家,十分温馨、和谐,同时也是她过去四年乃至今后的人生中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周丹)
在毕业典礼上,一位学姐开始忙着拍照了。后来我问她:“是不是因为太舍不得,舍不得朋友、老师,还有这四年的大学时光?”她认真的看了我一眼,我似乎猜对了,她告诉我:“也许在学校时不觉得,真到了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特别舍不得。那种感觉很强烈,是平时绝对感受不到的。”说完她望了一眼身边的同学,大家正一起走向图书馆,准备照毕业合影了。
我问于洋学姐:“毕业后,你有什么新的打算?”她想了一会儿,回答说:“继续深造吧,毕竟这个社会的竞争是越来越残酷了,让自己多学点东西,才能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工作。”此时的她已经考取了东北财经大学的经济法学专业,并表示可能会选择继续读博,虽然离开了母校,但后面的路还得继续走,并且要走的更好,才能不辜负母校的栽培的苦心。
作为文学院的一名学子,她还特地交待我们:既然是文学院的人,就要让自己拥有文化内蕴和文学素养,这是文学院学子的特色,他们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精神面貌。是啊,尽管学姐、学长们即将离开母校,但我们应该将这种精神继续发扬并传承下去。在和于洋学姐的交谈中,笔者感受到,她和所有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一样,缅怀着自己四年大学生活的点滴,传递着永利皇宫网页入口的人文与精神。(苏东波)
四年来,我们学会了分享,懂得了担当,明白了感恩,我们在成功地喜悦与失败的泪水中,参悟着成长这本大书,我们用青春的汗水为理想的画卷着色。四年后,我们牵引着母校期盼的目光,背负着母校深沉的嘱托,展翅高飞,扬帆起航,去搏击那广袤的苍穹,去领略那浩瀚的蔚蓝。是的,未来属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