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官网地址创系建院60周年庆典经理致欢迎辞
罗惠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系友、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六十年前,永利皇宫网页入口中文科创办。六十年风雨砥砺,铸就六十载春华秋实。在今天这个金色秋韵、祥瑞当空,“天际孤云来去……天共水相邀”的日子,我们庆祝永利皇宫网页入口文学院六十周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院师生,向出席院庆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系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崇高的敬意!
六十年来,中文系、文学院飞越关山、阔步发展,教学上台阶,科研出成果,人才踊精英;六十年来,文学院继往开来、永续辉煌,学界有俊彦,政坛得股肱,商场跻新秀。
公司现有教职员工5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3人,博士24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手27人。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为湖南省重点专业,新闻学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及十三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热门应用型专业。拥有佛山广告协会、湖南红网等省级实践教学平台,汉语言文字学为省级教学团队,古代文学、语言学教研室为省级优秀教研室,《古代汉语》等五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
在团队建设上,获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学、学科语文硕士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4项,拥有湖南省民族语言研究基地、湖南省民族文化研究基地等4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沈从文研究、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刘永济研究等科研成果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新闻专业师生拍摄的《凤凰印象》、《四月八》等新闻纪录片,走入中央电视台、走入中国驻外使馆宣传中心。
公司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坚持“求真尚实,至善致美”的育人理念,实施“大学生创业孵化”工程、“以赛促学”工程,夯实专业基础;打造西湘风文学社、民俗学社等学生社团,提升专业实践技能;通过实训、创业、就业“三位一体”模式,孵化出精灵传媒、薪传教育、风雨湖微信等大学生创业团队;举办“博雅人文论坛”、“从文大讲堂”等学术品牌,增进学生科研兴趣、提升科研水平;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引导学生科学追求与人文情怀的统一。
学生们在新闻专业DV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湖南省师范省技能大赛、湖南省写作大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省级奖150余项。学院获“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等先进称号,李正龙、殷沙曼等5位同学获“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
公司将学术精英的人文创意理念,转化为服务武陵山区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力,学科教师任总策划的张家界“魅力湘西”被文化部列入“国家文化旅游重点名录”30强。学科参与的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湘西乡村旅游规划的制定,被政府采纳。此外,湘西方言数据库建设、里耶秦简数据库建设,土家语典藏、湘西辰河高腔整理等,为地方的非遗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支撑。
文学院上述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指导,是你们的关怀,让我们有不竭前进的动力。
文学院上述成就的取得,更离不开学院历代教师的付出与奉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是老师们,用六十年的坚守,将青丝化成了白发,把爱校之情、报校之志,融入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中。
文学院上述成就的取得,同样离不开各年级系友,六十年的倾心相爱和感恩回报,永利皇宫网页入口出身贫寒,但又勤于拼搏的精神,激励着各位系友,是你们,用知识和才华、坚韧与自信,续写着文学院的辉煌;是你们,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般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继续保持绵绵不断的发展动力,代代相传的学术薪火,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
六十年一个甲子,为我们留下了厚重的历史与丰硕的成绩,六十年不长,我们依然年轻,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过往的历史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基础。
展望未来,文学院事业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保持拼搏进取之精神,脚踏实地之行动,忘我工作之热情。
我们坚信:站在这个新甲子的起点上,文学院必将继续谱写新的篇章,成就更大的辉煌!
真诚感谢各位参加文学院60周年院庆,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系友事业有成,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