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报名处的一边是十八九岁的风华正茂,怀揣梦想中憧憬大学的一切未知;队伍之外活跃着比新生数量还多的家长,既祝福他们在启航后收获见多识广,寻找新的大陆,但默默转身离去后依旧念念有词。(组稿/熊嫦琳)
携爱启航
9月7日是个特别的日子,2019级新生从全国各地赶往永利皇宫网页入口,开始他们新的人生旅程。这天的校园里能遇见许多人,满眼欣喜又略有些迷茫的新生、表情冷峻的教官、热心帮助新生的“蓝精灵”志愿者等等。可最吸引笔者的,还是那些因长途跋涉显得疲惫却仍带着欣慰笑容的家长。
2019级永利官网地址新闻班任晋贤同学的父亲跟笔者说:“我们奔波了四百公里,提着大大小小的行李来到这里。一是不放心他单独出远门,二是想看看他将生活四年的校园环境如何。”他说吉大的校园环境挺好的,志愿者们也十分热情,自己之前的忧虑都不存在了,希望孩子能在这里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提行李上楼的时候,父亲固执地抢过最大最沉的行李箱。他的背影看上去有些佝偻,脚步却很坚定,到达宿舍时,后背早已湿了一大片。都说父爱如山,爱得深沉。这些默默的付出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证明。
每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吉大,心里都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而笔者也相信,2019级新生将背着这些沉甸甸的爱,走向美好的未来!(文/龚亭韵)
![图为 家长在等待注册的孩子 张意摄](/_mediafile/wxy/2019/09/08/4mskfm201r.jpg) |
图为 家长和孩子在报到处 张意摄 |
儿行千里母担忧
又是一年开学季,送新生的亲友团也充斥在各个校园的角落。上午11点的新生报道现场,太阳正毒辣,靠近帐篷的荫凉处坐着一位家长,他告诉笔者,他们来自东北吉林,不停歇地坐了2天2夜的火车赶到这里报到。
儿行千里母担忧,当问及新生王硕的妈妈:“儿子报考这么远的学校,您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她笑着说;“第一次坐这么远的车来到这里,担心肯定是有的,一个人在外读书希望他可以平安健康,大学四年里可以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努力往他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我们做父母的肯定会无条件支持他。也希望他能和室友好好相处,和老师们、同学们好好相处吧。”站在一旁不善言辞的父亲也一个劲的点头赞同妈妈说的话。家长“送新”的心情无非是怕自己孩子在一些方面独自一个人做得不够妥帖,想事无巨细地帮孩子在新学校打理好一切,让孩子能够快点融入新环境,提早进入大学生活的状态,尽快开始新的生活。
从东北到吉首,两千多公里,远的是距离,但更多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无限思念。王硕的父亲讲:“集团的环境还不错,山山水水特别多,希望以后他可以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这份殷勤的期盼不仅仅是王硕的父亲对他的期盼,也是无数的家长对孩子的期盼。(文/张蕾)
![图为 家长在等待孩子 张意摄](/_mediafile/wxy/2019/09/08/1b94gme035.jpg) |
图为 家长在等待孩子 张意摄 |
莫道君行早,千里始别离
在一堆母亲对儿女的耳提面命里,一位中年男子的憨厚沉默显得特立。迎新处的父女俩你应我答,简单的几句交代后,男子就退到了队伍之外,默默地看着手持证件的女儿独立地完成新生注册流程。
十余点的田径场不可谓不热,中年男子左手把着女儿行李箱,黝红的脸庞泛出点点汗珠,右手拗了拗四指间塑料袋的提绳,五指得到了片刻舒展。队伍慢慢移动,有路过的家长和他搭话,在女儿不在场时,他也尝试着轻松面对同为新生家长的交流,打开与有关自己儿女的话篓。
在交流中得知他们从河北抵达吉首辗转二十余小时,跨越了千公里。十八年一晃而过女儿初长成,上千公里的距离,小女孩就真的离家了,“今天的迎新很热情,希望她在这里过的开心。”,话音刚落,就有人叫了声:”爸爸,走啦!”于是两人徐徐地往领取军训服方向走去。
一旁观望的笔者在十多分钟后再次在领军训服人群中撞见了他们,一前一后,依旧零星两三句,像极了想象中他们来时的样子。凑近细看,行李箱已经握在了女孩手里,因为中年人自觉提过了女孩装入军训服的又一个塑料袋。
的士来了又走,除了赶往老校的队伍,车上大多数是已经完成宿舍安置的家长。无论是宿居本地的家长还是来自千里的家长,这一次的忙碌,就像完成了他们多年的夙愿。打开的士车门归去的那刻可能他们终于舍得暂时放下心,舍得疲倦下来,会揉揉困乏的双眼,感受车内等待乘客已久的冷气......可等他们捎带放松后,还是会有一瞬间的思索,最后对着窗外喋喋絮絮一阵。(文/熊嫦琳)
![图为 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合影留念](/_mediafile/wxy/2019/09/08/1a8ksuf04x.jpg) |
图为 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合影留念 吕嘉欣摄 |
学生编辑 张 意 郑之阳 吕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