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不仅是学习指引,更是心灵相依。班导与学生之间,既是心的碰撞,更是新的碰撞。“新”代表着无限可能,在新的征程与新的起点来临之际,我们期待着文学院“新新”以向荣。(组稿/郑之阳)
至始至终,蓬勃新生
2019年9月7日,7点整,踩着初秋的微凉与灯光,笔者来到了永利皇宫网页入口新校的迎新操场。靠近文学院新生接待点,2019级网媒班班导张冀老师正在与2019级辅导员刘建新交谈着新生事宜。之后,我们有幸采访到张冀老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导师制到班导制,张老师有着十一年的工作经验,是一名资深班导。当谈及他对班导这个身份有什么看法时,他如是答道:“在大学生活中,班导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兄长。要从学习与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班导更应该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独立自主,积极融入到这个社会之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一个方向。”
作为一名网媒专业老师,张老师还热情地介绍了网媒专业及其前景。在采访中,张老师不止一次强调实践与创新,为大学生活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石。
面对进入人生新起点的新生们,他祝福道,“希望同学们,前程似锦”;面对即将来临的军训,他勉励道,“军训虽苦,苦中带甜”。热烈九月,蓬勃新生,就让我们带着张老师的谆谆教诲开启新的旅程吧!(文/苏赛)
既要仰望蓝天,也要脚踏实地
担任2019级新闻班的班级导师,对于彭艳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刚刚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她,笑称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心态的年轻化。因为从事的是新媒体的原因,所以平时接触的也是新事物。对于和自己年纪相差不大的2019级新生,她说道,“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应该会有更多的话题和共通之处,对新事物的一些问题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接收”。
在课堂上,她希望自己是一个引导学生求知的班级导师形象。在平时生活里,她希望与同学们保持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本科专业也是新闻的她,平时更像一个师姐一样,想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他们在学业中遇到的问题,我也或多或少遇到过,相信我的经验能对他们有所帮助。”
“既要仰望蓝天,也要脚踏实地”秉承着这样的座右铭,相信她能在今后的工作里做得越来越好。(文/郑之阳)
![图为 学通社社员采访彭艳(吕嘉欣 摄)](/_mediafile/wxy/2019/09/09/1epdm7ix07.jpg) |
图为 学通社社员采访彭艳(吕嘉欣 摄) |
伴你走过新的人生旅途
9月7日,砂子坳校区如期开始了2019级迎新工作。夏日的余温还久久不能散去。
在人群中几抹坐得笔直的身影吸引了笔者的注意,走近一看,原来是公司各新生班级的班级导师。他们正在新生接待处与新生以及家长交谈,耐心地为他们解答疑惑。
笔者有幸采访了2019级中师二班的新晋班导——李昌礼老师,李老师亲切地将学生们称为孩子们。当谈到在新环境中应当如何引导学生时,他说道:“孩子走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新的挑战,大学是一个新起点,在新环境中,不管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遇到什么问题,作为老师的我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他们,陪伴孩子们开启新的起点”
对于刚刚入学的有些迷茫的新生来说,班级导师就像是指路的明灯,为他们照亮了前行的路,并坚定了他们前进的方向,相信大多数老师都和李昌礼老师一样,陪伴着学生成长,与学生同在。
此外,李昌礼老师向学生寄语道:“大学是个新的人生起点,希望四年后同学们也能不留遗憾地走向下一个新起点,开启新人生。”(文/蒲依琳)
学生编辑 张 意 郑之阳 吕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