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90后,被旁人诟病为娇气、任性、自私的一代。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在丹桂飘香的季节,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来到永利皇宫网页入口,走进了文学院。也许,他们还没在风雨湖畔呼吸完最后一缕清香,就被军训集合的哨音带到了大田湾的操场,与狂暴的烈日、教官们凌厉的眼神为伍。女生们还来不及涂防晒霜,皮肤就黑了,男生们还未展示出自己个性张扬的发型,就被勒令理发了。军训苦,有新生在QQ签名上写到“最近,我的睡眠时间打败了全国99、9%的人”,也有新生用“军训真苦”之类的藏头诗抒发情感。但是,当新生们黑了,累了,苦了之后,才懂得在这段人生中难得的绿色的记忆中,不光只有苦与累的交织,还有那么一群人和发生在这群人身边的故事,值得在回忆中体味它的温存。 学通社组稿
开在湘西的格桑花
西藏有一种花,叫做格桑花,它喜爱高原的阳光,也耐得住雪域的风寒,它美丽而不娇艳,柔弱但不失挺拔。眼前这个皮肤稍显黝黑,眼睛发亮的女孩叫格桑玉真,她来自那片神圣的土壤——西藏。
当笔者向她了解关于军训的一系列感想的时候,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真的很想进精英排,我想去体验那种苦痛,我觉得很新鲜。”笔者很诧异,惊讶于的她的与众不同,进入精英排代表的是一种荣耀,但同时也是艰难的开始。她说,“我就是特别想去经历那种痛苦,但是由于一下子很难适应,加之呼吸困难,排长坚决让我退出了训练,我很无奈的成为了伤兵排的一员。”格桑玉真的无奈在她的脸上显露无疑,纯真的眼神中让我看到了格桑花的美丽。
格桑玉真不断的和笔者讲述着她与军训的故事,讲述着她对湘西这片土地的看法,因为是预科生的缘故,在湘西已经生活了一年的她已经渐渐的习惯了南方的生活,也开始依恋湘西这片土壤。时光总是会让美好的记忆刻在岁月的车轮上,花朵也有盛开的痕迹,希望这朵开在湘西的格桑花愈发绚烂。(黄琼)
偷闲二三事
“军训累不累?”
“不累。”
“真不累?”
“呵呵,说真话吗?不累才怪!”
军训期间,新生们在教官的带领下日夜奋战,进门内务,出门操练,各种命令实行轮番轰炸。不说平日里娇生惯养的“独一代”四处叫苦,即算是最硬的“嘴皮子”,也有塌软的时候。文学院10级部分新生抱怨:“连睡觉的时间都没得保证!”也有新生表示理解:“要拿奖牌啊,没办法。”另有新生不说话,只管一个劲儿地笑,仿佛藏着不能说的秘密!
教官很严,学员很累,但是教官不可能24小时全天候监管,学员们因此有了偷闲的机会。“午休时间也要搞内务,趴在床下擦地板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有时一不小心没有挺过去就睡着了!”“我们不太会叠被子,晚上睡觉就小心翼翼地把先前已叠好的被子放到桌子上,早上起床再放回来。”“有时晚上很热,我们就睡桌上或者干脆睡在地板上,反正地上和床上已经差不多干净了,这样早上起来还可以不铺床。”“大家都养成了一个习惯,进门脱鞋,地板就可以不擦得那么勤快了。”……
“我们弄得再好、再干净,他们也会找出毛病!”公司10级新闻班刘素玲说。鸡蛋里挑骨头的严格要求,造就的不仅仅是干净、整洁的内务,还有各种偷闲但不碍正事的心得。在新生眼里,偷闲的方式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陈硕夫)
别样的“90”后
烈日炎炎,正午的田径场显得格外的闷热,活像一个大蒸笼,而文学院10级的新生此时正坐在蒸笼里备受烘烤,他们穿着统一的迷彩装,在一旁准备打靶训练。
几天的训练下来,大家都觉得特别的累,教官要求很高,甚至有些严苛。特别是在这个顶着许多光环的文学院大家庭中,军训的强度更是不一般。
这次参加军训的新生多半是90后,甚至有些教官也是。但他们并没有复制大家对90后的印象,而是展现出了不同的一面。他们能吃苦,会坚持。即使在地面温度接近40度时也刻苦训练。“有一次,因为内务问题,我们集体受罚,在烈日当空的正午,男生做俯卧撑,女生便是定格蹲下,这些都持续了十几分钟,很多女生当场就哭了。有几个同学的手也被地表的高温所灼伤”10级新闻班吴金伟动情地说“可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休息,进行简单的包扎便重返了训练场。”
“会抱怨吗?”“不会,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抱怨了。现在只是想把军训的一切都做好”
“嘟——嘟——”集合的哨声响起,大家赶忙归队,开始新的训练。(周丹)
在军训中成长
军训的节奏如同一串串美妙的音符,简简单单却动人心弦。当天空那澄澈的蔚蓝漫无目的地铺展时,他们正在军训生活中成长着。走过一个个绿色的身影,心中不禁感叹和羡慕起他们的潇洒来。
树下,一个略带几分羞涩的戴眼镜男孩微笑着说道:“感觉好快哦,军训生活就过了一半了。累过,苦过,现在都习惯了。人的一生总是要经历一些磨炼的,关键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这位名叫李安彬的同学坦言也曾因搞内务的繁琐而抱怨过,但更多的是学会了承担,懂得了忍耐,明白了体谅:他们能战胜昨天的疲惫清晨早起,可以昂首挺胸站在训练场上任风吹雨打;能够忍耐着闷热,气志高昂齐步行进;学会了体谅严厉的教官在训练时的不苟言笑,明白了他们的用心良苦。
军训教的是作风,练的是心灵,悟的是人生,她让我们体验了别样的青春。很多年后当我们回味军训留在青春尾巴上的余味时,一定还会清楚地记得我们走过的路、教官为我们纠正的动作、一起留下的汗、绽放的笑容。(丁兰琼)
军中绿花
身穿翠绿军装的她很细致,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着寝室每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确定完美无瑕后,默默地退到门口等待着军训期间的校检。她就是黑龙江女孩——耿志男。
耿志男的寝室很特别,全寝室六个人有五个进了精英排,只有她一个人留在原排负责打扫寝室内务。“虽然我没有室友那么风光,可是我也很有成就感。因为每个人的价值不同,他们进精英排能够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价值,虽然我没有进,但我能让寝室的内务一分不扣,同样,这也是我的价值体现。”看着一尘不染的寝室,耿志男自豪地说,“我觉得大学的第一堂课——军训真的很有意义,因为它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它让我知道什么叫做坚持、什么叫做团结、什么叫做信念,更让我有了团队意识,比如:我们六个人就是一个小团队,每个人的分工不同,但只要每个人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那么,这个团队就一定很棒。”瘦瘦高高的耿志男说话时很腼腆,但是,穿上军装,站在门口的她却像小白杨一样挺立、自信。
耿志男那积极、开朗的性格以及她认真、务实的态度犹如一朵小花越发清新、美丽、让人记忆犹新。(蒋文镌)
很累但很值得
细雨纷纷,天气骤冷,前两天还在烈日下训练的新生们不得不暂时在狭小的屋檐下避雨。一眼望去,许多新生都是沉默地坐在屋檐下,脸上还带着未退的倦意。两个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女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她们就是10级中师一班的尹同学和向同学。她们告诉笔者,她们都是复读生,刚刚在聊一些复读时的经历。如果说累的话,复读肯定比军训要累,但是军训的这些天中,烈日下的训练,反反复复的内务让她们两个瘦小的女生有点吃不消。说这些时,向同学还在不断地揉自己的手腕。她说这是趴在地上擦地板时不小心扭到的。“不过,还好我们都坚持下来了,没当伤兵。”向同学说。她俩还告诉笔者,虽然有些累,但就是这样的一次训练让她们懂得只要坚持,没什么做不到的。而且寝室六个姐妹,一起经历了那么多,大家就像姐妹一样,这让她们觉得很温馨。虽然很累,但很值得!
当笔者渐行渐远,一回首时,仍看到她们在有说有笑着……(罗荫)
其实我们并不排斥军训
军训场上,每个连队的旁边总有那么一些因身体原因而不能参加正常军训的同学们,他们只能静静地看着在眼前不断闪过的整齐队伍。公司2010级中师1班的一名女同学就是此次军训中伤病团里的一员。对于不能继续参加军训,她觉得倍感遗憾。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这是她的第四次军训,有过欣喜、有过欢笑、有过疲惫,每一次都留下了许许多多军训中难忘的美好回忆,而那样美好的过程竟然在大学未能体味。因为军训的第一个晚上搞寝室内务时,她不小心把手肘韧带严重拉伤,当时只是感觉很痛,可是以为很快就会好,没有太在意,依然坚持和同学们一起军训。到第三天时,她的手肿早已肿得很大,实在很难坚持,绑着绷带,摆臂的动作也做不了。“我知道我必须放弃这一段了,真的很遗憾,只怪自己的身体不好,一点小事就把自己打败了。军训是辛苦的,但是,我们并没有排斥它,希望更多人能包容。”她说道,“可幸运的是,每次融入一个新的集体,都会遇上一些热心帮助自己、照顾自己的同学们。教官们也十分关心我们,经常来慰问,感觉特别温暖,还让我负责照顾其他伤病团的成员。”
打靶场上,她看着一杆杆整齐摆放的枪很兴奋,希望自己能尽快好起来,像同学们一样,趴在地上专心练习打靶。(吴杜娟)
“虽然我是个伤兵,但我绝对不是逃兵”
“我喜欢英雄,崇拜英雄。”“从来没有做过,没有想到会那么苦,那么累。”眼前这个稍显柔弱的女孩是来自2010届文学院中师班的李红,她有些疲惫的坐在阶梯上,却饶有兴致的和我讲着她对军训的看法,她说,以好奇的姿态走近了军训的大队伍,以疲惫的身体对抗着高强度的军训。
她在军训的过程中已经无数次的晕倒,她的生物钟被高强度的训练打乱,她是一个十足的伤病。但是她说,“尽管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珍惜,学会了坚持。”珍惜青春年华里每一次让我们成长的体验,坚持我们认为是坚持不到最后的事情,人生就是在不断的珍惜与坚持的挣扎中如雨后的春天那般绚烂与不羁,不羁的做着那些看似平凡的事情,不羁的挑战着看似平凡的自己。所以最后,李红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它让我记忆深刻,“不管多苦多累,我都要坚持下去,虽然我是个伤兵,但我绝对不是逃兵。”
人生的哲学就在于此,也许我们永远也抵达不了现在梦寐以求的美丽城堡,也许我们翱翔的翅膀上已经满布伤痕,但是我们坚持的信念却一直在曲折蜿蜒的路上,它从未停止。(黄琼)
学生编辑:徐佳 责任编辑:江声
|